記者看到,2號樓南側東段的綠化帶長五六十米、寬約五米。此處是小區內_為密集、也是綠化_的一處綠化帶。2號樓的居民韓先生說,小區內的綠地本身_不多,2號樓南側東段的綠化帶附近一直是小區居民休閑的主要場地。“原來這里還有石桌、石凳,現在被毀了,綠化帶也有可能變成車位,這也太不合理了。”
另幾名居民紛紛對記者說,本身小區的綠地面積_不大,小區物業如果把有車庫居民家的車庫變為附房,再重新毀壞綠化帶建車位,小區的綠地面積_越來越少了。“車庫為什么要變成附房?”居民們對此不理解。
對此,小區物業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前段時間不少有車庫的居民向他們反映,車庫處的坡道太陡,停車非常難停,所以經過多方研究,他們物業才制訂了這一改造方案,征求業主們的意見。如果大多數業主同意,即會按此方案改造;如果大多數業主不同意,這一方案_不實施了。對于消防栓邊設停車位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會向相關負責人反映。
“小區內消火栓兩邊也畫上了車位,如遇火災,消火栓功效能_嗎?”5月18日,高新區陽光·靜苑小區的多位居民反映他們小區物業的舉動來到陽光·靜苑小區,發現里面_兩座樓。緊鄰2號樓小區西墻下的地面上,共畫出了4個車位。其中的兩個車位將一個消火栓夾在了里面。
“晚上這里停上了車,如果遇上火災,這個消火栓被夾在車輛中間,根本沒法使用啊!”一名居民擔心地對記者說。
記者發現2號樓北側的道路上雖然未畫出車位,但路面上停有不少車輛,占了約一半寬的路面,消防車通過此處有些難。
一名小區居民提供給記者一份小區物業下發的“院落改造方案簽署意見書”。意見書上面寫:2號樓北側車庫坡道填平,車庫改造為附房,業主車庫按照購買價格和附房當時價格(每平方米980元)找回差價;2號樓南側3米范圍內采用矮灌木綠化;2號樓南側東段綠化南側是16個車位(車位東西2.7米,南北5.5米,每隔3輛車之間栽樹);有車庫的優先購買車位,每個停車位收取長期租賃費3.5萬元……同意本方案的業主請簽字同意,不同意本方案的業主請提出修改意見并簽字。在截止日期內將本方案意見送至物業管理辦公室,方案意見提交截止日期為5月20日,在有效期內未將方案簽署意見送至物業管理辦公室的視為同意本方案。
山東省海瑞達律師事務所的王志杰律師表示,小區車庫不該隨意變為附房,動用綠地改建車位,需要經過小區大多數業主的同意認可才行,因為公共綠地是全小區業主所共有的。同時,小區內的全體業主是平等的,選擇購買車位時,也不該讓有車庫的業主優先購買,小區物業應該一視同仁
冀公網安備130929020003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