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識宣傳加速巨型廣告牌提示消防安全
近日,宜都市人民政府做出決定,利用中心城區3塊_大廣告牌開展消防公益宣傳。據了解,這3塊巨型消防公益廣告牌分別位于宜都進城路口、中心城區和化工重鎮枝城的顯目位置,正反兩面總面積近1200平方米,內容以宣傳消防部隊搶險、滅火、救助職能,普及消防知識、法規和愛護公共消防設施為主。
宜都消防打造_
消防科普教育_
近日,宜都市消防中隊被評為“_科普教育_”,該_由車輛裝備展示區、逃生體驗區、火災殘留物展示區、火災成因演示區、警示教育區和聯動演示區六個部分組成,能充分實現消防教育體驗的真實有效性,是全市消防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
宜都市消防科普教育_堅持24小時對外開放,廣泛接納社會單位和人們群眾的餐館學習,今年來,有組織性的對外開放21次,接待中小學生、企事業單位員工和社區群眾等各界人士4000余人,已經成為宜都市中小學校師生的一個重要課堂。
宜都政府門戶網站
開辟消防知識專欄
近日,宜都市政府門戶網站開通了消防專欄,以鮮活生動的視頻對外宣傳消防知識,市民又多了一個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途徑。
據悉,該專欄由消防安全公益廣告、消防安全動漫和消防安全記錄片三部分組成,片中有簡單的家庭防火常識,有查找常見火災隱患的方法,有逃生自救的技能,有真實的火災案例分析,讓人們通過網絡即了解消防安全常識,又深刻認識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宜都政府網增設消防宣傳欄,對深化消防安全宣傳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市民消防安全意識,使人們牢固樹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對有效遏制火災事故發生、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5月31日下午1時許,宜昌市舉辦消防明白人活動。此次“明白人”競賽一共有46名隊員,分別來自于宜都市各個大型企事業單位,“他們的都是消防安全明白人。”宜都市消防大隊大隊長黎俊介紹。據悉,本次競賽共有4個比賽項目,即補救初起火災、查找安全隱患、理論考試和消防宣講,主要是考查參賽隊員利用消火栓、滅火器撲救火災的能力,維護保養及操作使用常見消防設施的能力,基礎防火滅火知識和基本消防法律法規的運用能力,以及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教育的能力。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競爭,活動_后決出了前三名和一個優勝獎,宜都消防大隊為獲獎單位頒發了獎牌和獎金。
消防安全直通車進企業
脫口秀《走火》受歡迎
5月10日,宜昌市大型消防專題文藝演出團消防安全直通車走進宜都市東陽光集團公司,近兩千名企業員工享受了一場精彩的消防文藝盛宴,尤其是具有宜都地域特色的單人脫口秀節目《走火》_登臺亮相,獲得了觀眾的_。
“《走火》入情入境的神態讓現場觀眾在歡笑中潛移默化的接受了一次消防安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宜都消防大隊大隊長黎俊說。
據悉,該節目享受宜都市政府財政補貼,被列為“文藝”下鄉活動必演節目之一,全年計劃演出120場,截止目前,已經演出20多場。
古代消防設備亮相宜都一處民俗博物館
近日,一批古代消防設施在宜都市正國民俗博物館展示,從展示的古代消防設施中,讓更多人學習到了更全面的消防知識。
“降災在天,防患在人。”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_積累了許多防火滅火的有益經驗,宜都市紅春社區劉正國_是這方面的有心人。
在他修建的正國民俗博物館里,陳列了多種古代消防設施:唧筒、太平缸、封火檐等。劉正國介紹,唧筒又稱“水龍”,由壓梁、汽包和水箱等組成。救火時,除有人隨時向水箱內供水外,還需4個人分別站在兩端用力一壓一抬,使水沿著水帶由水槍噴出,射程可達30米。太平缸_是古代的消防缸,由陶制、石材鑄造,主要用于蓄水滅火,是中國歷代重要的消防工具。當發生火災時,人們可以_地取水滅火,為防止結冰,在缸體底座還設有生火的凹槽。而封火檐呈“馬首”狀,屬于古代防火墻的一種形式。古人在建筑物兩側山墻和后檐墻上,不開門窗,不采用可燃材料,_能有效防止火災蔓延擴大。
。
冀公網安備130929020003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