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紀消防裝備與技術發展的三大方向
新世紀的消防裝備與技術的發展方向概括講可用“外延、內伸、橫向增強轉化”來形容。
(一)立足__、面上向外延伸
立足_消防技術發展的_,密切關注__技術的發展動態,努力增強我國消防科研開發與轉化的創新能力,緊跟時代的脈搏,在消防裝備與技術的發展方面不斷提出適合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發展形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思維。另外,消防技術作為一門應用型技術,更需要我國的消防科研工作者在消防裝備與技術研究開發方面,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予以重點關注與考慮。
(二)消化現有技術
我國消防裝備的發展基本上是按“單純引進裝備→引進技術與裝備(為引進技術而引進裝備)→技術消化→技術創新→自我良性發展”的歷程來發展。目前我們正處在_與第三階段之間,對于現有裝備要真正消化、吃透,并真正使其功能更可靠、安全、完善并趨于合理,這_要求我們對消防裝備及技術的基礎理論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認識。利用現有的一些_技術和手段(如ansys、star-cd、phoenix、cfx等應用軟件)對我國現有的建筑結構與火災機理進行模化仿真研究,對相應的具體產品的關鍵技術與性能進行深入研究和評估,從而能從理論上、技術原理的深層次上對產品的結構、性能、功用真正做到科學合理和優化設計,并使現有消防裝備性能指標不斷趨于完善、合理并具有科學理論依據。
(三)橫向轉化應不斷加強
據報道,我國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不足10%,這在消防方面同樣很普遍,這一方面是對科研成果的原始開發投入的一種浪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實現這些科研成果所_經歷的在應用中不斷完善和提高的良性循環,造成我國消防裝備總處于“國內技術水平落后于__水平,實用裝備又落后于國內技術發展的真實水平”這一尷尬局面。這其中有技術上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技術開發轉化與生產部門之間的渠道不夠通暢、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健全的原因,以及部分基層消防部隊的管理與使用者重人重戰術不重視_的裝備與技術應用等原因。因此在新世紀里對消防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方面應予以高度重視。
近年來,科研項目的立項申報評審已加大了應用轉化方面的考核指標和力度。從_程度上對項目成果的實用化和推廣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對于進一步產業化推廣及全面應用方面還需不斷加大力度。
二、新世紀消防裝備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遵循的幾項原則
(一)新世紀的消防裝備與技術的研究開發應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新世紀的滅火與救援的綜合能力將緊緊依賴于裝備的水平,而不再是靠小米加bu槍時的豪邁氣概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蠻干精神、人海戰術等。而現代消防裝備的性能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又緊緊依賴于現代科技發展所提供的可能。
在現代社會,新技術的發展是一日千里,如現代控制技術、電子技術、制造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衛星應用技術、納米技術等的發展;新工藝不斷涌現,如化學鍍鎳磷合金、硬氧化材料添加劑工藝、表面滲透工藝等;新材料層出不窮,不斷投入應用,如光纖、陶瓷、高強度非金屬材料、_導體、新型合成材料(如鋅鋁合金)等。這些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為消防裝備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機。
(二)立足_、努力創新、實現跨越式前進
新世紀我國消防裝備與技術的發展應緊密跟蹤_發展_水平,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爭取實現跨越式前進的發展道路。
(三)新世紀的消防裝備的發展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
體現以人為本,在消防裝備發展方面有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新世紀的消防裝備將進一步體現首要考慮保護消防員和被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現代消防裝備的開發與應用應充分考慮到安全滅火與有效救人的原則,要多救人、少死人,并應在諸如以下方面多做一些考慮,如提高消防員火場防護裝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在其上附帶報警呼救及安全識別等裝置與功能;提高裝備操作的智能化程度,如遠距離無線遙控等:減少近距離手動操作狀況;開發能代替消防員進入火場或其它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場所,進行滅火、救援、冷卻、洗消、偵察、探測、破拆等作業的消防機器人等。
其二,在提高消防裝備保護人員及適于操作等人性化設計方面因素的同時,還應考慮不斷提高消防指戰員在裝備方面的技戰術應用水平。提高隊伍知識結構層次,增強對現代知識信息觀點的接受和消化能力,提高其應用新技術、新裝備的能力,使裝備的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和利用,并借助這些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來不斷完善和提高新世紀我國在滅火救援方面的綜合水平。與此同時,還應提高全民的消防防范意識和對常規消防裝備,尤其是常規和民用消防裝備的熟悉和使用。
(四)新世紀的消防裝備與技術的發展要具有發展的眼光
在新的世紀里,_化的發展趨勢將勢不可擋,地球村的概念早已為眾多有識之士所接受,并在一個又一個的領域成為現實,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將促使我們消防工作者在新世紀的消防裝備與技術研究方面_具有_化的思想,而不再是囿于以前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事事強調國產化的主導思想。這其中有幾方面的涵義。其一,裝備與技術的開發應面向_;其二,裝備的應用應面向_,既要考慮開發裝備與技術時引用_范圍內的_技術與基礎,并避免重復走同樣的彎路,又要考慮裝備產品的應用對象將不再局限于中國,而是面向_。這_要綜合考慮包括_范圍內的不同的使用要求、采購配套能力、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這一點在科研開發與生產時便要帶有這種意識。
三、新世紀里應優先發展或重點研究的消防裝備技術或領域
1.節約水資源的滅火技術與裝備。我國目前有300多個城市缺水,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這約占我國城市總數的1/2。當人們的飲用水都產生危機的時候,以水為主體滅火劑的消防滅火救援工作將更加受到制約。面對如此嚴酷的現實,我們在新世紀的消防裝備與技術開發方面將無法回避并應高度重視這一現實條件。為此,對于能大大提高滅火效率,降低滅火水耗,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技術與裝備將成為研究的重點。
2.智能化消防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為體現以人為本的消防滅火技戰術指導思想和裝備設計理念,在新世紀里替代消防隊員進入各種有毒、易燃、易爆、高溫、輻射等危險場所進行滅火、偵檢、探測、洗消、破拆、排爆、封堵、救援等作業的消防機器人的應用技術的研究也將被賦予足夠的重視,而且我國在消防機器人方面以公安部上海消防科研所為主已經經歷了好幾代消防機器人的研究和開發,目前已有個別類型的機器人進入產業化階段,為新世紀我國消防機器人的進一步發展與推廣應用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3.以消防栓、泵、炮等系統滅火裝備為代表的大功率、_能、多功能、輕型化的研究與發展。
4.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于一體的安全、_、輕質的消防員火場個人防護裝備與搶險救援裝備、技術及理論的研究。
5. 消防員火場生理學、心理學及行為特征等的基礎理論的研究。通過對消防員火場生理、心理學及行為特征等基礎理論的不斷深入研究,使裝備的性能指標的確定能有一個科學的理論依據為指導,從而體現人性化設計的理念,如消防空氣呼吸器的設計和配置,應科學的分析、測定消防員在火場環境下的行為特征及滅火救援作業強度等綜合條件下真實的耗氣量指標,從而為我國消防空氣呼吸器的氣體容量配備作出科學的判據。再如消防服裝、頭盔、靴子等的性能指標同樣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和評估。
6.帶消防直升機、消防機器人、固定與移動式滅火模塊等_設備的具有綜合功能的城市立體化消防滅火、救援、指揮、偵察、信息傳輸等滅火技戰術及配套裝備的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