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沿火車站、大新路、環城北路、秀州路、勤儉路、少年路,觀察了老城區的密集商業區和住宅區,發現很少有消防箱,在秀州路開盛商城內倒是見到了不少干粉滅火器。在尚未全面開放的月河街區內,記者發現了一個防盜新招,這里有分別裝有玻璃門和木門的兩種消防箱,個別玻璃門消防箱已經被敲破了一個角。“玻璃門不行啊。”一名保安介紹,目前街區內的消防箱還沒有全部安裝完成,但是計劃全部將玻璃門換成木門并上鎖,一來防盜,二來與景區風格協調。而東柵派出所的民警則表示,如果用報警器防盜投入過大,_的辦法還是社區保安加強巡邏。
市民李先生建議給消防箱裝上報警器;市民陳愛珍提出還是用干粉滅火器,她覺得干粉滅火器不太引人注目,被偷盜的可能性比較小;而另一市民許明則說,有些消防箱可以裝在室內靠近門口的位置,一來出現火警使用方便,二來也比露天更難被盜竊。
“能不能給消防箱裝上報警器呢?”“消防栓裝在室內可能會比較安全吧……”“小朱快跑”報道了涇水公寓消防設施損壞的情況后,在讀者中引起廣泛關注。怎樣讓這些消防設施免于“受傷”成了不少讀者的新話題,他們紛紛打來電話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