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等學校_樹立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嚴格執行《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要充分認識到“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學校及各部門工作的議事日程,使消防安全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同步發展。高校法人要與二級單位行政一把手簽訂消防安全責任狀,建立學校——保衛處——院系——班級——個人的校園防火體系,明確目標要求,建立獎懲制度,并做到層層落實到位。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等學校領導中要有專人抓消防安全,明確宿舍樓、教學樓、實驗室、計算機房等重點部位的防火安全責任人,把消防栓檢查作為一項雷打不動的制度,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火災隱患。
2、一是對于陳舊老化的消防設施,高校要統籌規劃,區別輕重緩急,逐步改造電氣線路、消防供水、防火間距等火災隱患;二是對于現有的消防設施,高校要強化管理,對消防設施器材的數量、性能、類型、完好情況逐一記錄并保存,建立檔案并制定專人管理,對消防器材定期檢查,定時維修;三是高校應把消防經費的投入列入學校經費開支的總計劃中,設立消防專項基金,_經費投入,不斷_消防基礎設施與裝備的條件,并設專人維護加強管理,并逐步建立校園內的火災自動報警網絡。
3、加強消防宣傳,濃化校園消防文化氛圍。學校保衛、消防部門要牽頭,組織開展系列消防活動。一是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進行消防法規、防火知識的宣傳;二是加強與各級消防部門聯合,請_進行有關消防知識的講座;三是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消防知識競賽,如征文、知識搶答賽等活動;四是加強對學生骨干、有關教師、實驗員等的培訓,必要時組織消防演練,一旦發生火災,能做到有組織、秩序井然不亂等等通過系列消防活動,逐漸濃化校園消防氛圍,讓消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使廣大師生基本上都能掌握火災的撲救有關知識以及發生火災時火場自救、生存技能。
高等學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它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及學校的穩定發展,涉及到學校的各個部門的利益。只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治火防火的意識,增強其消防安全責任感,使師生員工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群防群治,才能有效地開展防火工作,杜絕和減少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師生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