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長東街道辦事處兵分三路,對轄區內10層以上高樓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在某商貿大廈,工作人員發現,大廈內的電梯、噴淋器和消防設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如不及時整改將可能埋下重大安全隱患。經多個部門兩個多月的聯合行動,目前,該商貿大廈內的所有安全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大廈負責人事后專程上門找到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表示感謝:“我們一天到晚光忙生意,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也沒顧得上來。要不是你們想著這事,后果不堪設想。”
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在于常抓不懈。今年3月中旬起,長東街道組織專門人員用兩個多月時間,對轄區內總計285家單位的安全生產信息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的31處安全隱患進行_地消除。隨后,將排查掌握的安全信息分門別類,按事業單位、商場_市、建筑工地、賓館飯店等十大類進行分級管理。目前已確立重點監管場所33個、特殊監管場所2個,次重點和一般監管場所的歸類監管工作正在進行中。
“安全生產,要的_是心中有數,關鍵在創新。”_近一期_《中國安全生產》對長東“分級監管”的舉措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9月,家住淮海花園小區的居民王先生向長東街道辦事處安監辦相繼報告了三條安全隱患信息,稱其所在小區的居民樓下設有液化氣經營點、小區幼兒園圍墻占用了消防通道、小區消防栓遭人為損壞。獲悉上述信息后,街道安監部門迅速行動,與城管、消防、教育等部門聯合行動,修理消防栓,動員液化氣經營點搬遷,對幼兒園圍墻進行改造,打通消防通道,前后用時1個月,三大安全隱患全部消除。
“既然做了安全信息員,我_有這個責任把發現的安全隱患信息及時上報,確保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采訪中,王先生告訴記者,如今,像他這樣的“安全信息員”在長東街道不少于150名。
王先生的話在長東街道安監辦獲得了證實。“撐起百姓安全天,長東有‘三大支柱’,其中之一_是通過組建安全信息員隊伍,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這些安全信息員,我們稱之為‘信息保姆’。”長東街道辦事處有著28年安全生產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吳立國介紹,通常情況下,街道_安監部門的設置,大多采取與城管、經管合署辦公的方式,而長東的安監辦則是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獨立、專門機構。近年來,他們采取設立安全信息員的辦法,發展樓道安全信息員44名、特種設備安全信息員58名、10層以上高層建筑安全信息員44名。
與此同時,借助社區網格化管理這一創新舉措,將總計19名社區網格化管理員納入安全信息員隊伍。
“無論做什么事,人這個要素_為關鍵。安全生產尤其如此,一刻都不能離人。我們通過化整為零的策略,充分發揮安全信息員分布廣、信息采集及時的特點,效果甚至_過‘電子眼’。”吳立國說,自去年以來,“安全保姆”共上報各類安全隱患信息300多條,有關方面全部及時整改到位,未引發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冀公網安備130929020003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