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先后走訪了10余個居民小區,這些小區從使用至今年份有長有短。以光華小區、美舍小區、金東花園以及瓊藥花園為例,記者仔細觀察上述小區的消防設施情況,發現絕大部分小區每一個樓層都設有消防栓,但這些消防栓基本是樓層的擺設品。記者在濱涯路光華小區看到,五棟樓里裝消防栓的鐵皮箱幾乎都變成了空架子,在金東花園、瓊藥花園,一些鐵皮消防栓堆積著厚厚的塵土,表面銹跡斑斑。記者走訪中還發現,一些小區存放消防栓的鐵皮箱幾乎成了儲物箱、垃圾箱,里面放滿鞋子、各種工具或者廢棄用品等。而正常情況下消防栓箱內本應配備消防水帶、水槍和水帶卡口,但大部分消防栓是缺少這些東西的,甚至很多消防栓內并不通水,原因是消防栓很久不用,水源已斷。
除了消防栓存在多種問題外,許多居民樓還出現消防通道被堵的情況。位于藍天路的一處居民樓,記者發現該大樓2至—4層的消防通道大門是緊鎖的,物業方面的解釋是:經常有住戶在消防通道堆放垃圾導致老鼠橫行,為了不讓這些老鼠影響樓層住戶才出此下策。
針對這些情況,各個小區的物業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向記者表示自己很無奈,資金缺乏成為他們都提到的重要原因,并同時都表示會抓緊時間籌備資金_小區消防設施。
消防設施成擺設影響自救
海口市公安消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山小區火災出現消防車無法進入小區內的情況并不是個例。在多次任務中,消防人員發現許多火災現場的消防設施都用不了,火災地點的布局也有問題,經常是一開始火勢并不大,但因為堆積太多易燃物才導致小火變大火。該負責人強調,居民樓內的消防設施主要是供居民撲滅初級火災使用的,這為避免火災進一步擴大起了很大作用,并且有時消防隊員還需借用這些設施。“一旦發生火災不能進行先期自救,那么往往_后的損失是嚴重的”。
城中村里沒有消防設施
記者了解到,因為歷史原因,“城中村”建筑物內電線普遍老化,_的操作不當都容易引起火災,倘若某一住戶不幸發生火災,在對內沒有_消防設施、對外沒有消防通道讓消防車進入的情況下,后果很難想象。
與居民小區相比,城中村所表現出來的消防隱患更加不容樂觀。道客村是海口大型的城中村,因為有大量租金便宜的住房,大量來海口務工的外來人員租住于此,這些地方顯得狹小擁擠。
由于“城中村”人員混雜,又沒有類似居民小區的保安措施,為了安全,居民們都會在自家建筑大量安裝卷簾門、鐵柵欄等。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場所的人員逃生會困難重重。記者走訪中發現,“城中村”的住宅缺乏統一規劃,各個建筑之間緊密相連,偌大的居民區,竟然沒有一條消防通道。住宅內也沒有_消防設施,安全通道僅僅是樓梯口而已。在自建樓中,由于住房空間有限,住戶在樓層里常常放置一些易燃物。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城中村”居民普遍消防意識淡薄。居民基本不會操作滅火裝置,也鮮有給自家配備滅火裝置。同時,總是對火災存在僥幸心理,思想上并不重視。一位戶主知道記者的來意后非常不屑地說:“防什么火,火災哪有這么容易,我在這里居住了十多年都沒碰見過什么火災。”
冀公網安備13092902000316號